中寰股份董事长李瑜:在手订单充足 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

苏州化学品物流公司

  四季度以来,中寰股份整体进入赶订单的繁忙状态,一辆辆装满橇装设备的货车从公司离开,运往客户项目所在地。日前,中寰股份董事长李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橇装业务拓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正计划扩大产能。橇装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及井口安全控制系统业务继续稳步发展。未来,公司将积极拓展新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订单排到明年

  走进中寰股份的厂区,记者注意到,篮球场被征用做橇装设备的生产场地,生产车间外的道路两旁摆满了准备发货的橇装产品。在生产车间里,原有的空白场地已经被橇装设备的生产线填满,为了节省空间,货架都直接做成了通天货架。工人们来回穿梭,忙着操作仪器和调试设备。

  李瑜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橇装设备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现有的场地已经无法满足公司的生产需要,公司正在计划扩大产能。”

  2022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公司预付款项金额为1200.04万元,较年初增加了886.57万元,增幅高达282.82%。公司称主要系公司取得大型橇装项目订单,涉及新合作供应商较多,今年第三季度支付的预付款增加。

  “橇装业务将是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李瑜表示,“橇装化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趋势,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提出要提高橇装设备的普及率,未来提升空间还很大。”橇装设备是一种由各种管段、阀门、仪器、仪表、控制件、橇座等组成的直接应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的应用范围涉及石油天然气领域上中下游,不仅能大大缩短现场建设周期,而且占地少。

  2021年10月,公司发布公开发行说明书,初始发行的股票数量为850万股,发行价格为13.45元/股,募集资金将用于中寰智能制造产业化升级改造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其中,前一个募投项目主要是提高公司橇装设备的生产能力。

  “今年,我们积极开拓橇装市场,从订单获取上看,取得了不错成绩。我们希望做一些独特的橇装设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李瑜说。

  保持技术领先性

  中寰股份的两大拳头产品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及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已经做到了国内细分领域的第一,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李瑜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多打造几个能在细分领域占据第一的产品。”

  在所处的细分领域做精做深,是公司从小做大的秘密。公司的气液联动执行机构拥有多项全球领先的技术,是行业内率先完成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国产化的企业。在井口安全控制系统领域,中寰股份是我国的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整个系列产品的控制流程、工艺设计、可靠性和安全性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3月,中寰股份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签订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永清-上海)南通-甪直段的气液执行机构供货合同,产品最大配套56CL600球阀,是目前为止我国口径最大的管道球阀。

  “在我们的优势领域,我们要继续做先行者和引领者。”李瑜说。公司现有20个研发项目处于持续研发中,主要包括井口控制超高压部件、罐根阀配套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部件机器人流水线研发等,主要覆盖阀门执行机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和橇装设备三大方面。

  同时,中寰股份正在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今年7月,中寰股份公告称,拟以428.4万元的价格收购成都欧浦特控制阀门有限公司(简称“欧浦特”)100%股权。欧浦特主要业务为设计、生产和销售石油、化工、天然气、冶金上面的流体控制产品,以自控阀门为主,包含气动直通控制阀、气动蝶阀、气动V型球阀等。

  李瑜告诉记者:“我们做橇装业务,需要从国外购买很多零部件,一些稀缺的零部件虽然市场容量不大,但售价很高。公司正在逐步加大这部分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公司收购欧浦特就是想在非普通阀门领域进行拓展,将低温阀门、特殊应用阀门业务做大做强,在满足自用的情况下,对外进行销售。在橇装业务上,我们要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融资成本下降

  谈到在北交所上市一年以来的感受,李瑜说:“在北交所上市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感受是融资成本下降。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更大的经营压力。”

  谈到公司股价的下跌,李瑜表示:“北交所的流动性还有待提升,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知也存在差异,但我们坚信‘吹尽黄沙始见金’。”

  近年来,李瑜一直在为公司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如果一直守旧,那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未来,我们想在新兴领域里做一些尝试,比如降低油田能耗等。”李瑜表示。

  同时,公司也进行了业务拓展。今年,公司重点拓展了地方储气库业务。在储气库业务上,公司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的先进性。公司是行业标准的起草人,同时,公司产品获得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客户的认同,在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储气库建设对天然气调峰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要统筹推进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立方米-600亿立方米,约占天然气消费量的13%。

  “中国储气库的建设仍存在较大缺口,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李瑜说。

  总体来看,李瑜表示,公司将在保持既有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加大新市场和新产品开发,拓展行业及产品链,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