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哪年被毁

脊美下载网

  阿富汗是中亚地区的文明古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巴米扬石窟,位于今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它的北面是兴都库什山的支脉代瓦杰山,向南是巴巴山脉,巴米扬河从两山间流过,巴米扬石窟就开背在代瓦杰山南面的断崖上。阿富汗巴米扬佛教造像石窟位于兴都库什山脉山脚下优美的溪谷地区。在历史上,巴米扬是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商路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我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就先后于公元4世纪和7世纪时去过巴米扬,并在各自的著作中对当地盛极一时的朝圣活动作了描述。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域来印度取经时,曾经在巴米扬逗留过一段时间。他在《大唐西域记》卷一《梵衍那国》里写道:“……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光耀,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石释迎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公元前320年,当印度孔雀王朝帝王旗陀罗岌多·毛里亚在位时,佛教开始传到了这里。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统治期间,佛教徒开凿出了许多石窟,弘扬佛法。这里也就成了佛教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公元3世纪中叶,这里处于萨珊王朝的统治之下。当时的巴米扬已经成了一个佛学中心,世界上不同学派的佛教徒来这里研读佛学。正是玄奘所说的“说出世部”学派先后建造了两尊巴米扬大佛。当年的佛像身上还镶嵌着很多珠宝,如今早已经被剥光了,但是佛脚旁还保留着佛教徒隐居的岩洞。当年这里除了僧人之外,还云集着沿着丝绸之路走过来的商贾。巴米扬一时间竟成了一个国际都会。在公元7世纪晚期,阿拉伯人击败了萨珊王朝,占据了今天的喀布尔和坎大哈,但是并没有触及到巴米扬这个佛学中心。到了公元9世纪,巴米扬的佛教徒在阿拔斯王朝统治者的压力下皈依了伊斯兰教,但是佛教文物依然保留了下来。

  千年时光转瞬即逝,今天的巴米扬渐渐褪去往日的容光,成为阿富汗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城市,人们对它的印象也只剩下其郊外的两座千年大佛。巴米扬石窟拥有两项世界之最,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来揭秘吧注:此为古代最高的佛像,现今最高的佛像是中国乐山大佛、第二为中国蒙山大佛,第三为巴米扬大佛)。巴米扬石窟,全长1300多米,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多个,比我国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都要大得多。巴米扬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别开凿在东段和西段的两尊高大的立佛像,俗称“东大佛”和“西大佛”,两尊大佛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东大佛高37米,身披蓝色装装,西大佛高55米,着红色架装,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巴米扬大佛大约雕造于公元4世纪,经历风风雨雨,战火沧桑,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已被联合国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1500年来,两尊大佛可谓饱遭劫难,前苏联入侵时期,佛像附近则被埋下地雷,而在9O年代中期,较大的一尊佛像脚下竟成为阿富汗一个武装派别堆放军火的地方。1998年,巴米扬河谷落入塔利班政权手上,其士兵对两佛像的袭击从未停息,佛像曾被火箭炮炸毁头部和部分肩部,宁静微笑的面容已难以辨出。一名塔利班司令更曾在大佛身下钻洞埋炸药,企图将其彻底摧毁,所幸最后被地方官员劝止,大佛才得以侥幸余生。2001年2月27口,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签署法令,宣布要摧毁全国的雕像,其中包括两尊世界最高的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消息传来,世界一片震惊,巴米扬小镇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3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往阿富汗的特使证实世界著名的两尊巴米扬巨佛已被彻底摧毁。自从塔利班灭佛行动开始以来,许多国家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吁和抗议。塔利班灭佛行动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反对,但是《国际法》中没有任何条款可以阻止一个主权国家在国家内部做任何事情。虽然国际上还有两个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教科文组织公约,和容许其他宗教和文化从事活动的教科文组织宽容宣言。但是在当今世界上,这两个公约并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因为在国际法庭立案之前,起诉方和被起诉方必须同意接受法庭的裁判权。

  

  人们对塔利班的灭佛行动颇为费解,佛教文物存在于前伊斯兰时代,阿富汗历届政府甚至包括塔利班政权,均曾发布过保护国家各种历史文物的法令。接近塔利班高层领导人的官员说,乌马尔之所以要宣称捣毁佛像,就是要唤起国际社会对塔利班政权的关注,并且倾听他们对自己处境的解释,因为国际社会对塔利班政府的孤立让他们感到绝望。日前只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三个国家承认塔利班政府。现在看来,塔利班政府的这一“计谋”确实产生了轰动效应。与塔利班没有任何外交关系的国家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就灭佛事件与塔利班政府接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特使皮埃尔·拉弗兰斯2日火速赶往阿富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紧急派联合国阿富汗问题特使弗朗西斯科·坟德尔赶赴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希望能阻止塔利班的灭佛运动。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与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的高级官员举行会谈,安南要求塔利班改变破坏阿富汗境内非伊斯兰雕像的决定,但这一要求被塔利班方面断然拒绝。舆论认为,这标志着挽救阿富汗佛像的国际努力宣告失败。阿富汗的塔利班外交部长。穆塔瓦基勒在会谈后单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塔利班坚持破坏佛像的立场是不可改变的。他辩解说,破坏佛像的决定只是出于宗教的考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并非有意激怒国际社会,而且这只是阿富汗的内部事务,国际社会对此事的反应是过分的。塔利班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他称塔利班将继续完成对非伊斯兰雕像特别是两座巴米扬大佛的摧毁工作。他还表示,在这些雕像被彻底摧毁后,外国记者可以到佛像摧毁现场进行采访。巴米扬石窟在建成后的千百年中,已饱经战火的劫难。有记载的大规模破坏,前后有4次。

  第一次发生在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征服巴米扬期间,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第二次是在世纪初,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铁蹄踏上了这块土地,巴米扬石窟没有躲过这次战火的劫难,在梵衍那城陷寺毁后,巴米扬石窟已面目全非,第三次是在19世纪,当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阿富汗领土时,占领巴米扬的英军炮击了巴米扬石窟的两尊大佛,从此巴米扬大佛满目创痰,肢体残断。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刚刚跨入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巴米扬大佛又第四度遭受到炮火的轰击,原已严重破坏的佛像再一次被毁。在这次全面实施的毁佛计划之后,巴米扬的古代遗迹还能留存几件?巴米扬石窟群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亚、西亚和印度的枢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希腊罗马的文明,印度波斯的文明,中国和中亚的文明都曾在这里汇合,在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20世纪20一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首次对巴米扬石窟作了较系统的考古调查,日本人也对巴米扬石窟进行了考古发掘,巴米扬石窟的学术价值开始受到普遍关注,联合国已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

  从文化关系上来看,巴米扬属古代印度一中亚文化圈,与我国新疆境内的佛教石窟关系尤为密切。我国的石窟研究者在比较新疆拜城克孜尔的洞窟形制,探讨大立佛的雕造年代,推测佛像的造像特征以及比较壁画的样式来源时,通常是以巴米扬石窟的大佛窟型和壁画作为参照的主要坐标。毫不夸张地说,经历千年沧桑的巴米扬,尽管是满目疮痍,但在文化学者的心目中,那里仍是一块圣地,去巴米扬“朝圣”一直是他们心存的期待。巴米扬佛像被毁之后,阿富汗新政府决心重修佛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